夢的使者 2005
作 者/林崇漢19451223 洪綺珠19860921結婚
聯合文學出版社(有) 2005.11.15初版三刷
這要不是在工作場所所在地的公共圖書館而是在住家所在地的圖書館的話,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發現這一本書
書量的資源差別在此也可以體現,真的不能說是沒有城鄉差別的
但在有限的資源分配之中,如何伸展自己的手眼把一個圖書館的資源用到極致也是看自己怎麼時間資源等分配
意外一定要記下這本的原因是
在國小入學前屁孩m在那個家裡沒買書但有訂報紙的時代,在爸爸還沒發現屁孩自己在做甚麼壞事得空的空檔之際
屁孩就很喜歡拿著印刷出來的方塊字一個字一個字拼湊出讀得懂、或是想像出來讀得懂的故事,順便練習認出更多的方塊字們
最常讀的是那時候家裡不知道為什麼總有一些勸人為善的小書,講述的大多都是因為生前做甚麼事所以下了甚麼類別的地獄
平鋪直敘的故事裡面總配些印刷不是很清楚的小圖,甚麼伸長舌頭的畫面或是入刀山下油鍋之類的警世畫面
屁孩很小就愛看這種非現實的故事,那些小圖描繪畫面根本太少,很多場景總是要靠腦補起來,豐富黃泉路上還有在地獄各個關卡的風景
小時候屁孩很喜歡想像這些阿哩不達,連在幫忙家務的時候,手裡忙著但是腦袋可以放空讓想像力奔馳在剛剛讀過的故事,這樣沒有辦法跟同學一樣有很多下課後自己的時間的家務,做起來也不會讓人有空檔去想怎麼跟其他人命不一樣
(現在寫著寫著真的突然發現,對耶,小時候都沒跟爸媽抱怨過跟別人不一樣,我好棒XD....或是其實只是沒空比較跟別人的生活XD)
除了上面講的地獄有關的小圖小故事是認字來源之外,另一個是老爸為了各種贈品所持續訂閱的報紙
小時候沒有看政治版的習慣,報紙拿到鐵定先拿掉那些大事版;
社會版會加減看一下,有些殺人放火作壞事的新聞把它們當故事看,原來小時候生命經驗很貧脊的屁孩就這麼會滋潤自己的生命經驗....
最常駐留的當然是娛樂版,版面總是花花綠綠的顏色很豐富,雖然比起黑白社會版沒有甚麼有趣故事,但明星相關事件對屁孩來說內容總是比較簡易比較容易懂,
顏色很豐富的版面不需要腦補甚麼,很容易就可以看完很多字,其實就是讀起來輕鬆、讓人很容易放鬆的版面
現在再想起來,屁孩原來是一個始終如一的人,因為自小就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把喜歡吃的用的穿的東西留在最後、留在特別時刻
副刊就是屁孩最喜歡的版面,那些阿哩不達的社會版和娛樂版可以輕鬆瀏覽過,但對於副刊屁孩總是喜歡留一整塊的時間下來好好細讀民眾投稿、作家專欄或是專題文章
認字的年代家父訂的是中國時報,副刊有幾個版面已經不復記憶,
但是屁孩最喜歡的是翻開藏在中間副刊攤開來後,迎面撲來的印刷油墨味,心裡期待今天有個專題文章,這樣就會配上畫工好細膩又很顯眼的插圖
有沒有插圖很重要,會刺激是不是要趁老爸趕自己上工之前加快吃完那天的文章的速度
不小心真的來不及吃完當天的文章,這個插圖也會讓在之後得空有時間慢慢摸的時候,再拿出來獨自細細端詳那些讓人讚嘆的細膩
從架上拿下這本書完全是衝著林先生的名字,書裡面有張圖、文作者的合影
真實的故事我不知道,但是收錄的作品如果是有女性面貌的話,從合影中完全可以看出林先生始終如一的謬思來自於何處,氣質很獨特,跟之前看過的幾部記錄日本藝術創作者年輕時候的神態一樣,非常有自己的美麗
林先生在自序《用斑剝和光華築夢》裡面寫了5個版面的內容,以前沒想過畫圖的人原來話也這麼多XD
小時候讀那些文章配那些圖的時光裡面從沒想像過一個配圖裡面其實蘊含很多知識的融合,
現在完全跟藝術沒關係的工作場合裡面其實曾經體悟過任何好的、美的作品(不只是藝術品,萬物都一以貫之),其實都要有所發端、安排,作者要有夠豐富的底蘊,才能夠呈現出一個美好的作品
如果不是拿起這本書的話,應該都不會把現在這樣年紀的體悟跟年輕時候的生命經驗連結起來
很高興在這樣的年紀居然有機會再跟小時候喜歡的畫家重逢
即便小時候我們相遇在中國時報,但居然是聯合文學出版這個作品
記錄一下還在看報紙的年代,記錄看報紙時代有林先生作品可以配的年代
原來幾乎是屁孩不太看紙本報紙之後林先生就轉戰希代和聯合報了啊
圖片來源: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133221484130?srsltid=AfmBOooVF-XpxZeU1RO-BW78qrYzCCR_g2Zg-lNOFEwLy4JVwvemOMb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