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所謂的支持國片立場、也基於台北人立場(雖然是台北市,而台北市其實並不是我的家…),好像應該寫一下《台北二一》;況且本片所展現出來的誠意,是會讓身處在台北的觀眾更有所感慨的。
 
 會來這邊的不知道有幾隻台北貓,不過台灣的電影當真對台北人是很好的,各種不同的片子在台灣各地取景,可是有被留存下來已經不復存在的街景,大部分都是台北,像是中華路的天橋拆了有《天橋不見了》可以懷古,大安森林公園還未臻完備前有《愛情萬歲》可以讓人遙想現在的悠然而曾經的混沌,福和戲院要拆了有《不散》可以見證曾經存在的歷史…,當然不止有蔡明亮導演這位外來兵的作品,在更多以前時期的作品裡面還可以見到曾經的中華商場、市區地面上的火車、和樂的農村還有產生了不少英雄好漢的眷村等等的。
 《台北二一》一開始未完工的台北一零一大樓也是,昭然若揭地明白表示這是一個發生在台北市裡面的故事,將會有很多台北的生活、環境、起居,在片子裡面可以看到很多台北的景物,讓台北人感覺到熟悉的幸福;而其實講的故事是在地球的任何角落都有可能發生的,不獨台北。
 
 相處了七年的感情該怎麼處理呢?面對感情路、生活的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又該怎麼讓生活繼續下去?二十歲年代的人對事情未來的變幻是這麼地無法確定,長了一輩的人的處理方式會有更成熟嗎?生活真的有辦法找到所謂的圓融不傷害到任何一方的解決方式嗎?想找自己的幸福是自私的嗎?無法提供答案的就是有罪的嗎?有了確定的答案就真的有確定的未來嗎?不要輕易放棄就真的能走到甘美的未來嗎?愛情是真的跟時間多久沒有關係的嗎?享樂主義就是除了第一個禮拜是愛情以外其它的就是收拾殘局的過程嗎?所謂的家庭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多年的妥協茍且與不上檯面造就的到底是怎樣的親朋好友關係呢?台北人的想法中,到底什麼才是重要的?
 是這樣的有生命力,卻也是這樣的未知。

mandm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起”帕海貝爾的卡農”,可能沒有太多人有什麼感覺,但是說到《我的野蠻女友》女主角在裡面彈的那首鋼琴曲,可能就會有比較多人對那旋律有印象。
 
 很清楚地記得是高二的時候。我們唸的是高中,自然要面對那時候的聯考學業壓力(雖然高二的大半時間還是玩玩玩就是了...),在一堆課業當中,音樂課的老師居然還要我們學期當中還要去國家音樂廳聽起碼一次的音樂會。那時候大多的同學對老師這樣的要求除了對音樂廳的廁所大開眼界之外(真是又大間又乾淨又有氣質的廁所啊...現在還不禁想念:p),大多都有不滿之意;我當然也要跟同學有同仇敵慨的立場囉,深深不滿還要因為這件事而少了一些玩樂的時間(現在的記憶中實在不能想起那時我到底真的有玩到什麼...),不過我可能比同學多一點的是對所謂的新年音樂會比較有概念,同時也深深記得某段聽了就會讓我被觸動到直到聽完才有辦法動彈的音樂。
 跟現在所有聽到的版本比起來,當初我聽到的版本是更純然地只有弦樂器的室內樂,而且可能經過某種程度的調整為適合那一場音樂會氣氛的版本吧:低音固執地進行、中音畫龍點睛地點出整首曲子的呼吸、高音則理所當然地執行我們所熟悉的既輕靈又悠揚又莊重的部分;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這組旋律,卻也深深被撼動,感覺”那就是「我的」音樂”、感覺那樣的東西就是一直以來存在我的心裡面的而在這個時候才被發崛了出來,大受感動之餘,整個身子無法動彈地專注聆聽,也試圖把它再深深烙回自己的心裡,打算就算不知道這曲子的名字(那時候真是蠢到不知道所謂的”節目單”的用處),也要深深把它記起來以便往後的日子裡面找出它的名字。
 
 慢慢長大變老的日子裡,多多少少也有聽過這旋律的片片段段,感覺那麼地熟悉、卻又陌生到不知名的音樂,就算看完了《我的野蠻女友》也還是不知道名字,就算不知道是因為故事的單純善良還是因為音樂的關係,我曾經也這麼地被感動到眼睛在冒汗...但是隨著這部純真故事的名氣開展之後,慢慢的,其中的旋律也被廣為討論、使用,台北愛樂電台同樣一首曲子從來沒有重複播放率這麼高的,而我是在這些時候才慢慢知道原來曾經那麼觸到心靈深處的旋律的大名。
 

mandm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經有朋友說過很喜歡《我的野蠻女友》的男主角
 喜歡那樣純純樸樸單純只為人想的好男孩
 大概是希望也有人能夠那麼樣地對待他吧
 我暗地裡當然也希望有那麼好的人出現囉

 可是經驗豐富的人們啊....
 難道沒有想過那樣單純的人兒是值得誠心的對待的

mandm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時候東西是要比較了才分得出好與壞。
 《絕地戰警II》看完之後只覺得沒什麼好講的,只有爆破場面可以稱得上是豐功偉業,還有媲美《TAXI》系列的堆積車輛的花錢如流水的場面也很令人覺得值回票價;其它的?容我說一句,不尊敬死人是很不厚道的一件事,人不應該是因為死了所以再多開個幾槍或是再多碾個幾次也可以拿來開玩笑的。
 星期日在看了第一集之後,我想我終於想到對於第二集該講些什麼話了。
 
 ”Michael Bay先生,請你不要模仿吳宇森了∼”
 
 港片有一陣時期是很流行槍戰片的,吳宇森先生的功不可沒,他不僅做過相當數量的片子,也曾經樹立了一定的典範,讓人印象深刻的也不用講太多,像是《喋血雙雄》啊、《喋血街頭》啊、《縱橫四海》啊、《英雄本色》等等的,不只帶幫助一些演員建立明顯的英雄形象,他個人的風格更讓人願意請他到電影工業最強的地方一展長才。雖然擁有更多的資源,也有更多的機會可以試試之前沒有處理過的題材,不過他之前在香港的作品到現在還是有相當的影響力的。

mandm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