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奇想之年The Year of Magical Thinking》
作者:Joan Didion
譯者:李靜宜
出版:遠流 故事館true 2007.04.01初版一刷
 
  感覺作者突然發現親愛的丈夫沒有呼吸的那一刻開始,所有自身的感覺細胞好像就封閉了起來。很好的是,她身邊有很多善意的朋友幫她處理一些她以前可能已經知道、讀過的東西,只是現在她沒有辦法有空閒的意識可以讓她有自主能力去知道自己應該還要思考的事;不太好的是,可能是因為從來也沒有想過這樣的事情會發生,所以作者自身甚至沒有想到最好是讓所有的情感思緒要有一個發洩之處,所以事情發生、發生之後的幾個月之內,她過了一陣子不由自主、但是卻很自主就發生的封閉生活,朋友所有的關心她沒有辦法如同以往生活般地回應,幾乎只是讓自己的肢體機械式地接受那些曾經經歷過相同事件的朋友的好意。

  然後,直到有一天,那心裡最基本的天賦使她幾近無意識地拿起筆。不一定是因為什麼理由,但是在那一刻開始,她的身體開始揭示了她的整個思慮開始運作了起來,然後才讓她開始又恢復之所以為「人」的狀態。然後,就這樣慢慢地,她累積了一年的紀錄。

  作者的生命在本書完成後還在繼續當中,並不止於這一年的奇思幻想的紀錄完畢。親人亡故了之後,不管好或壞,自己還是要為自己的人生好好繼續努力下去。本書並不是一本工具書,情感的宣洩,個人主觀地認為也不應該有任何的工具書可以教導一個人可以怎麼處理自己的情感(最好是在你一片混亂的時候,還有人拿教科書要你照本宣科、你也有本事真的照單全收,把所有的步驟做完啦),最原始的當初也許本來只是要把原來不具存在感的東西記錄下來,保留那原來屬於非常私密性的思念。可是如果這樣的一本書讓人先知道,原來,深藏在心中的情緒也是可以轉化的、曾經也是有人在混沌之中讓自己清明了過來的歷程,跟讀者講說「你並不孤單」,那麼,這樣的一本書、作者這樣的情緒、還有作者本人,也許會很開心有這樣的讀者為伴。

  不過,令人更感慨造化弄人的地方是譯者說「而對蒂蒂安來說,最心痛的莫過於2005年8月,就在《奇想之年》行將出版之際,數度進出醫院徘徊回生死關卡的琪恩達娜病逝紐約,得年39歲。」…
 
 
《梅崗城故事To Kill a Mockingbird》
作者:Harper Lee 1926~
譯者:商辛 1925~
出版:遠流 read it 2006.08.01初版一刷

  電影我沒看過(本來我還以為是詹姆士.史都華演的-這麼正直的印象很像是他會接的電影啊-經過查證之後才知道是演過《羅馬假期》的畢克先生…),這是改編自所謂的Scottsboro Case的故事,作者目前也只有出這麼一本小說。世家,又感覺很像是有天賦的一位作家,在完成了在1960年代應該是很受爭議性的一個題材之後,是基於自己的選擇還是有什麼不為人所知的理由呢?
 
  p.136:「…但是你們得記住,殺死一隻模仿鳥是有罪的。」…莫蒂小姐…「模仿鳥不做什麼事,只會唱歌給我們聽。牠們不吃掉花園裡的花和草,不在玉蜀黍堆裡作巢,牠們沒作什麼壞事,只是把心裡的快樂唱給我們聽。所以殺死一隻模仿鳥是一樁罪惡。」

  我自身很喜歡第一章的直接吊人胃口,一路吊到二十八章,的功力;構思非常細密,有大處著眼的正義公信,也有小處取勝的童言樂趣。這樣全然一氣呵成的作品完成力,怎麼可能設想不出其他的故事呢?
 
 
《梅迪奇效應THE MEDICI EFFECT》
作者:Frans Johansson
譯者:劉真如
出版:商周 2006.09.13初版16刷

  p.5「…我把不同領域交會的地方叫做異場域碰撞點(Intersection,本譯名參考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相關文獻),而異場域碰撞所爆發出來的驚人創新,稱為梅奇迪效應…」
 
  p.6「梅迪奇是Florence的銀行家族,資助過眾多範疇的創作家,因為這個家族和另外幾個家族的努力,雕刻家、科學家、詩人、哲學家、金融家、畫家和建築家匯劇Florence,在這裡彼此交會、學習、打破不同範疇與文化的界線,合力打造了一個以新觀念為基礎的新世界,後來叫作文藝復興。因此,這個城市成為創意勃發的中心,是歷史上最有創意的時代,甚至到了今天,我們還可以感受到梅迪奇家族的影響…我們常說應該匯劇不同的範疇與文化,尋找彼此接觸的地方,但我們更經常排斥異言、否決異見,懼怕異動。《梅迪奇效應》要告訴你,如何尋找這種能產生巨大能量的跨際觀念,使這種觀念發生…探討你踏進不同範疇與文化碰撞的交會點時會發生什麼事,如何為你發現的觀念帶來生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ndm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